时间:2025年5月16日
举办单位:太阳集团网tyc9728
材料楼南516/腾讯会议340-421-911
 
  
   | 5月16日先进材料国际学术论坛 主持人:李永涛 | 
  
   | 时间 | 报告人 | 单位 | 报告题目 | 
  
   | 8:30-9:00 | 杨琪 | 北京化工大学 | 碳材料及水系锌电池应用 | 
  
   | 9:00-9:30 | 李新亮 | 郑州大学 | 水系锌卤素电池 | 
  
   | 9:30-10:00 | 马龙涛 | 华南理工大学 | 二次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创新合成 | 
  
   | 10:00-10:30 | 姜智鹏 | 9728太阳集团 | 锂金属电池醚类电解液的设计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 10:30-11:00 | 郭瑛 | 香港岭南大学 | 电合成氨:从耗能到供能 | 
  
   | 11:00-11:30 | 赵玉伟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添加剂在稳定锌阳极中的作用 | 
  
   | 主持人:汪冬红 | 
  
   | 14:00-14:30 | 裴增夏 | 悉尼大学 | 水系锌电池的关键材料设计 | 
  
   | 14:30-14:45 | 姜涛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高性能水系氢气二次电池催化电极的研究 | 
  
   | 14:45-15:00 | 欧阳珂丰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水系锌金属电池电解液功能设计 | 
  
   | 15:00-15:15 | 唐红梅 | 德国赖布尼茨固体所 | A “cathode-less” Zn-MnO2battery from cm- to μm-scale | 
  
   | 15:15-15:30 | 闫亚萍 | 德国赖布尼茨固体所 | Modular Design of Functional Glucose Monomer and Block Co-polymer Towards High Performance Zn Microbatteries | 
  
   | 15:30-15:45 | 秦悦 | 吉林大学 | Ⅰ-Ⅲ-Ⅵ族多元纳米晶的结构设计与光电性质研究 | 
  
   | 15:45-16:00 | 常龙君 | 澳门大学 | 生物质预处理及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探索 | 
  
   | 16:00-16:15 | 周子豪 | 9728太阳集团 | 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储钠性能研究 | 
  
   | 16:15-16:30 | 郑雨爽 | 9728太阳集团 | 亲锌铋纳米晶调控锌金属沉积 | 
  
   | 16:30-16:45 | 郑张宇 | 9728太阳集团 | 高比能宽温域锂硫电池的化学键合调控研究 | 
  
   | 16:45-17:00 | 吴卓熹 | 香港城市大学 | Zinc anode reversibility and new evaluation criteria | 
 
论坛嘉宾简介
杨琪,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批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从事功能碳材料的设计、规模制备及其电化学工程应用,开展化工“三传一反”经典理论在电池离子传质与电极反应过程强化中的特色研究,在PNAS、Adv. Mater.、Angew. Chem.、Nat. Commun.、ACS Energy Lett.、ACS Nano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总引用16000余次,H因子70,2023-2024年连续入选“科睿瑞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授权或申请发明专利20余件。担任《过程工程学报》、《物理化学学报》、Nano Research Energy、eScience、Carbon Energy、Sustainable Chemistry for Energy Materials等期刊青年编委。
李新亮,郑州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博士师从香港城市大学支春义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系电池/卤素电池/有机电池/可穿戴储能体系、二维MXene材料、电磁波吸收/屏蔽器件等。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Rev. Chem (4)、Joule (2)、Matter (2)、Sci. Adv.、Chem、Sci. Adv.、Research、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Angew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引用18000余次。入选2023年和2024年度“科睿瑞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入选2023年和2024年度斯坦福全球2%顶尖科学家;担任Frontiers in Materials副主编、Nano Research Energy、Materials Futures、eScience、Infomat、Nano Research、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期刊青年编委;担任Nat. Commun.、Adv.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Nano、Nano-Micro Lett.等20余种高水平学术期刊审稿人;担任UAEU国际基金评审专家。
马龙涛,华南理工大学太阳集团网tyc9728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年博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导师:支春义教授),2023年加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水系电池、锌基电池和新型高安全电池方面研究,包括高性能电极材料、高安全液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界面、电池结构设计。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在Energy Environ. Sci., Matter,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等高水平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10篇论文被评为高被引论文,3篇论文被评为热点论文,论文总引用超过13000次,H-Index为58。申请发明专利6项。2022-2023连续两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国际先进材料学会会士(IAAM Fellow),获陕西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香港城市大学周亦卿研究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基金项目,担任eScience, Nano-Micro Letter, Nano Research Energy期刊青年编委。
姜智鹏,9728太阳集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新型电解液的开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 Nano Lett., Adv. Funct. Mater., ACS Energy Lett., Chem. Sci.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美国专利1项。
郭瑛,现为岭南大学跨学科学院助理教授,分别于重庆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博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并进行博士后研究(导师支春义教授)。主要从事电化学能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包括电催化小分子合成、水系金属电池、金属气体电池等。任Nano Research Energy、Nano Material Science青年编委。迄今为止,在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Energy Environ. Sci.、Adv. Mater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H-index 40,总引用6500余次,入选2024年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赵玉伟,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新神舟青年学者。博士师从香港城市大学支春义教授,专注于推动高能量密度、低温性能优异和长循环锌电池和锂电池的战略应用,重点关注电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及电解液化学的探索,同时开发先进的低温表征工具;聚焦多功能智能变色材料与器件的设计与应用,推进能源转化与存储一体化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共发表论文70余篇,第一作者论文16篇,包括Nat. Commun.、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Energy Environ. Sci.等,论文总引用达7208次,H因子45。
裴增夏,悉尼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系能源存储与转化,功能型凝胶电解质及电催化等。迄今为止在包括Nat. Commun., Joule, Chem, Matter, Energy Environ. Sci., Angew. Chem., Adv. Mater.等学科主流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先后有逾30篇入选ESI高被引文章/热点论文,引用17000余次,H因子64。曾获得澳大利亚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荣获澳大利亚研究新星奖(2019-2021),RSC学术新秀奖,悉尼大学优秀早期研究员奖等,2020-2024连续获得科睿唯安高被引学者称号。
蒋涛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陈维教授)。2020年于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师从范丽珍教授。2023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师从陈维教授。蒋涛立博士专注于低成本氢催化电极技术的开发及高安全长寿命氢气储能电池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身份在Chem. Rev.、Nature Reviews Clean Technology、Adv. Mater.(2)、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Nano(2), Nano lett.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被引2500余次,申请发明专利五项,获授权专利三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青年创新基金等项目。获得国家资助博士后人员计划B档、安徽省博士后科研资助B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墨子杰出青年特资津贴、化学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特别资助等多项资助或荣誉。指导的学生项目获得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